close

最近電影實在看太快,不得不來這裡填充一下了(笑)
隨著時間的過去真的達成很多任務啊...在軍中應該了解這句名言
來說說看了甚麼!

最近幾乎以一個禮拜四部的氣勢衝刺,首先是一返台就急急衝去看的大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這部片真的可以甚至寫篇論文來討論了?
突然覺得我未必要朝那種角度來寫啊,因為別人早就討論好多好多了,我不用再去鑽研那些功課還有典故,輕鬆一點嘛!但是電影這麼多部,如果一下子寫太長會不會被打?
應該不會的,因為看完電影到我重新再看一次小說到一半的現在,我都還不覺得自己準備好要寫這個,只是有些感覺又怕消逝不見,我先說,可能暴雷吧你小心點不想看快轉台,雖然大家都看過了。
故事,不,是情節很簡單,故事卻不簡單,這故事就像很多人說的一樣在討論信仰,就像我最近在想的問題一樣,人生在迷惘的時候,也許選擇哪條路不是重點,選擇那條路之後「全力投入」才是重點,就像追女友一樣,女友最後可能會離開你,什麼屁話都不說,一聲不響,聽起來坑爹,不過很多際遇就是這樣,80/20法則,你看看你臉書多少朋友?沒錯你可能跟數百個人連接上了,那終究仍只是數據、電磁資料,只剩下20%的人你常常連絡吧?而那些人最後願意跟你常相陪伴,成為有那種家人感的朋友,自然是不會多到哪裡去了,我的高中老師說的好,學習東西是在精不在多,其實跟職場大力鼓吹的Pi型人不相衝突,其他事情也是一樣,你去走那條路吧,投入之後的確有可能,全都化為烏有,有些人是被環境逼迫的,有些人又是自己有彈性去選擇的,不用去羨慕別人的亮麗光鮮,只要把手上的牢牢緊握,Pi的故事可能也想這麼說。
Richard Parker,那隻與主角相伴許久的孟加拉成虎,和Pi的關係既是朋友又是敵人,沒有了Richard,Pi也活不了那麼久,憂患讓人不消沉,暴風雨之後,Pi的撕心裂肺還要再被那隻臭老虎壓迫,腦壓快爆了吧?心情鬱悶到不行了吧?歇斯底里了吧?還有好多東西根本來不及交代,爸爸媽媽哥哥機車的水手還有阿南蒂,動物也一隻一隻落荒遇難,此時Pi也只能顧著自己,其他人全沒了,沒了。

就這樣而已,嗎?

活下來之後Pi一定是變得堅韌無比,我想回到墨西哥他才再度體驗一次那種痛,因為他又回到"人間",那個很多人居住的世界:有城市有居民,有跟他人之間的聯繫,他也得要回到人類文明的框架之中,再回想一次他這段既悲痛又最重要的回憶。
他去了那些美麗的地方洗滌心靈,在牙齒裡面察覺了危機,那是他在漂流中學到的野性直覺,還好再一次的憂患意識啟發了他,把他逼走才能回去。那些遭遇也太過份的完美,哪個地方有這種倒影?我只能說那裏就像海邊的卡夫卡所說,時間和生死不是那麼重要的"境地",我也很想知道他當時想了甚麼?好像在與世隔絕的軍中,甚麼事情都單純起來,你只剩下回到家吃個飯好好放假休息看書的慾望,而回來又只看到社會上充滿亂糟糟的資訊爆炸,是很亂沒錯,而也代表我自己一樣亂呢(笑)


至於日本人問話那邊,我其實還沒有對那個故事在心中做甚麼處置,我還是想要選擇浪漫無雙的女人島奇遇記。再來,成長過程也對Pi的遭遇有著厚實的作用,我想是種穩定和和諧的效果,同時信仰三種宗教,哪有人能容的下?好在作者是用個學習的小孩來處理,不然會不會引起爭端呢?我很喜歡劇中這句話,送給大家


"Faith does not become strong unless it is tested."

 

我想李安導演拍的是一種留白,裡面要填什麼,你得自己決定,視覺藝術的震撼還有商業性跟娛樂性都很高,導演又再度創下一個高峰,不斷前進去嘗試吧,我想這樣告訴自己。

 

2013/2/10更新
經過一段時間,我把原文小說看完了,裡頭有許多橋段是電影沒有的,像是他也吃了烏龜、海鳥、甚至是老虎的大便......在這其中我沒有直接看到任何解釋,還去到處尋找所謂的真相是什麼...整個故事在我跟別人討論的時候好像我又遺忘不少細節了,但是這個理由是否就代表著我和Pi一樣,選擇遺忘?
李安導演的提問,也就是在這幾個故事之間,也像是一個心理測驗,所謂「真相」,是觀眾自己選擇的,你的選擇就代表你是哪種人吧...另外一邊,我也已經相信了所謂的真相,我卻不想要選擇那個真相,我選擇的是三個故事的想法,可是只想要相信第一個故事啊...這麼選擇的我似乎跳出了理性的範圍,雖然各個宗教對我來說都像是一個對教徒來說極有吸引力的企業組織,像直銷一樣,只是他們並非什麼不好的東西...端看你的自由意志如何選擇,價值其實都是人在建立的,很多人想相信宗教啊,這裡從我爬的文借來一些反思:

1.宗教,是否要在物質不虞匱乏的時候才能實踐?吃植物和動物,如果在,那試問,宗教在這種狀況下是否還能建立信仰?
2.悖論,如果我們有全知全能的神存在,為何要創造這樣充滿悲傷、惡行的世界?據說有個內縮理論,指出神創造世界的時候,用了一個「真空」的概念,而我們居住的現實世界是建立在其上,神在那個真空的地方創造了完美的烏托邦...

導演使用了大量細細小小的隱喻來說這些故事,還有典故,另外還有許多其他說法,它們是一樣有趣的,像是:故事一才是真相、動物們的關係也可拿來看作職場、社會人際關係應用等等...有點想問問,和本案相關的典故,原本的那起事故,究竟算是誰的責任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ceMike 的頭像
    IceMike

    Let's yell "Yeah!"

    IceM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